在大埔鳳園後山的「具特別科學價值地點」,建了許多原居民墳墓,有三十多個是在「認可殯葬區」外,但當局一直沒有處理。

在大埔鳳園後山的「具特別科學價值地點」,建了許多原居民墳墓,有三十多個是在「認可殯葬區」外,但當局一直沒有處理。
申訴專員公署一月中宣布,主動「調查審研」政府對新界原居民「認可殯葬區」的管理,並諮詢公眾一個月。雖然香港市民後生愁冇住屋,老來愁冇安葬之地,但申訴專員的消息並沒有得到公眾重視。究其原因,原居民「認可殯葬區」及相關制度,從來極不透明,市民從來不知道有這樣一回事,因此也想不到這項政策本來就是香港整體殯葬制度的一部份。
●郊野公園「不包括土地」爭議背景
一) 最近審計署發表的報告〈保護郊野公園及特別地區〉,講述了2010年前及2010年後處理郊野公園「不包括土地」的狀況。2010年之前,23塊「不包括土地」全部以分區計劃大綱圖規管。其時當局對生態價值較高及偏遠廢村,採取較為嚴格的管制,例如位於西灣旁邊的咸田灣,以〈大浪灣分區計劃大綱圖〉規管,「鄉村式發展」﹝即丁屋區﹞只包括現時有屋的地方(見下圖咖啡色的地帶),重建村屋亦要再向城規會申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