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定應該最遲去年年底公佈的棕地報告,規劃署在今年區選前兩天終於公佈。
這項研究在2017年4月由規劃署委聘顧問展開,目的是回應公眾的訴求,新界各處棕地的整體情況。報告發現在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期間,新界有1,414公頃有作業營運的棕地,當中新界西佔大多數,約為1,060公頃。
現時棕地的行業,以倉庫或貯物的用途佔最多,其次為建造業、物流業及車輛維修等,現時共提供大約5.2萬個工作職位。連同無人營運的棕地,棕地的總面積合共1,579公頃。
扣除已納入新發展區(NDA)、政府初步規劃的土地(總共653公頃)、120公頃政府項目、30公頃為私人發展項目、76公頃位於保育相關地帶(那是否曾經出現違規情況?)。最後餘下約700公頃棕地,具潛力重新發展。
當中主要位於沙埔村、十八鄉、屏山、泰亨及藍地等的160公頃土地,較接近現有基礎設施,今年內物色合適興建公營房屋的土地,交由土木工程拓展署展開技術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