灣仔市集關注組、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、土地正義聯盟 主辦
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協辦
早前領匯的「尋味時光」宣傳旗下商場內的老店活動,引起網民激烈批評,指她為求賺錢瘋狂加租,正正就是令老店步向死亡的元兇。同時,近年不少人由個人出發推廣小店,有聲言一年唔幫襯大地產商的,也有自發搞小店地圖網站的網民。這些由個人出發、以消費者身份介入的生活政治,讓我們重新反省城中經濟壟斷,和消費者的倫理問題。
小販可說站在對抗經濟壟斷的前線,可是,去年十二月發生花園街大火後,前線食環職員在欠缺準則下,對小販嚴格進行檢控。政府二月發表《固定攤位小販區的管理》文件,諮詢期五月七日止。文件只針對如何「管理」排檔,卻沒有提出檢討小販發牌制度及小販區規劃等長遠問題。
究竟這次諮詢之後,會進一步打壓小販的生存空間,還是檢討這個已經不合時宜的小販政策的契機?
日期:五月六日(星期日)
時間:下午2-5時
地點:香港理工大學N001室
講者:
第一部份【從領匯霸權看小販經濟】
領匯監察代表
龐一鳴(「一年唔幫襯大地產商」行動者)
馬國明(一直關心小販的民間學者.電台節目主持人)
第二部份【排檔管理諮詢-檢討小販政策的契機?】
黃穎姿(社區發展陣線.一直關注天水圍天光墟保留及發展)
李巧鳳(花園街小販臨時工作組成員)
梁志遠博士(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)
查詢:2560-3865 香港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